索引號: | 14252575/2024-00105 | 信息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意見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 | 發文日期: | 2024-06-07 |
文號: | 連環函〔2024〕38號 | 主題詞: | |
信息名稱: | 對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43096號提案的協辦意見 | ||
內容概覽: | |||
時效: | 有效 |
市發改委:
經研究,現對民革市委會提出的“關于完善政策支持推進海洋經濟實現新突破的提案”提出如下協辦意見,供你單位答復委員時參考:
近年來,我局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全力支持海洋強市戰略。2023年,我局在全市海洋經濟發展三年行動任務中(包括重大事項、重大平臺、重大項目),主要承擔美麗海灣項目建設、海洋產業項目環評審批與排污許可證服務、近岸海域綜合治理、海洋垃圾專項清理和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5項牽頭任務及沿海池塘標準化改造、海洋監測等領域新技術應用等8項配合工作,2023年度均取得優異成績:
一、近岸海域水質再創歷史新高
堅持陸海統籌治理,實施入海河流“減污降氮”,印發12條重點入海河流“一河一策”總氮治理與管控方案,投資50億元實施重點工程356項,全市12條入海河流總氮濃度與2020年相比下降15.6%;印發《連云港市近岸海域污染物削減和水質提升工作計劃》,明確年度20項污染物削減工程,總投資16.24億元,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削減量分別為2622.62噸、689.27噸、130.66噸,超過省定目標35%、21%、129%。加強入海排污口清理整治,398個入海排污口共完成整治378個,完成率95%,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近岸海域優良海水比例春、夏、秋季分別為90.5%、100%、100%,年度平均為96.8%,高于年度考核目標17.1個百分點,為沿海三市最優,也創有監測數據以來最高。
二、美麗海灣建設成效顯著
印發《連云港市美麗海灣三年行動方案》《連云港市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實施方案》和5個《美麗海灣“一灣一策”實施方案》,為美麗海灣建設提供政策支撐。在全市195.88公里的海岸線上,將岸段劃分為8個,統籌推進建設各具特色、各展所長、各美其美的美麗海灣。2023年,連島港口區、秦山島兩個灣段獲評省級美麗海灣示范區,包攬了全省4個名額的半數。
三、海洋垃圾清理碩果累累
根據國家、省《關于江河湖海清漂專項行動方案》,提請市政府印發了《連云港市海洋清漂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我市為全國實施清漂行動的8個沿海城市之一。嚴格落實“巡灣員每周至少巡灣兩次”制度;在鄉鎮常規保潔的基礎上,組織海岸垃圾清理30余次,投入人力1000余人次、轉運車輛100余輛次,出動作業船舶近70艘次、海上作業人員500多人次,對全市近岸海域廢棄筏架、海漂垃圾開展集中清理行動,共清理岸灘和海漂垃圾共5600余噸,清理廢棄筏架、毛竹、玻璃鋼撐桿等共計4萬余根。組織凈灘志愿活動20余次,10多家單位共參與人員5000人次,清理海灘垃圾1萬多公斤,為水清灘凈貢獻了力量。
四、海洋生態保護成績斐然
我局與太湖東海局監測科研中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與市檢察院等部門創新建立的碳匯司法修復基地入選“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事例。年內建成了徐圩港區、主港區、青口鹽場、小口村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和2個鳥類觀測站,海洋智能監控、遙感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統籌協調涉海工程生態補償資金,用于漁業資源養護,2023年,共放流黑鯛、三疣梭子蟹、中國對蝦等共計17.9億尾。開展了以“美麗海州灣魅力連云港”為主題的融媒體攝影大賽和“美麗海灣,飛羽港城”生態攝影圖片征集活動,共征集參賽作品2000余件,評出獲獎作品57件,充分展示了今年來連云港近海海域綜合治理和美麗海灣建設的成果。
下一步,我局將根據委員提出的6條建議,結合我局職能實際,以優良生態為本底高品質推動海洋綠色低碳轉型,進一步服務好全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完善海洋綜合治理體系,提升海洋生態環境質量
一是陸海統籌強化源頭治污。推進主要入海河流總氮治理與管控,全面實施入海河流“一河一策”總氮治理與管控方案,加快推進各項減排工程項目,對月度總氮超標的入海河流深入開展溯源排查,明確整改措施并強化落實。統籌推進入海排污口取締、合并和規范,推進規?;B殖排口“多口合一”,重點推動連片100畝以上池塘養殖尾水治理和入海溝渠“除黑消劣減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尾水資源化利用,切實減少污染入海,不斷提升近岸海域水質。二是持續抓好美麗海灣建設。美麗海灣不僅要建的成,更要守得住、管得好。認真貫徹落實部、省部署要求,建立由政府領導牽頭協調、生態環境部門具體組織推進,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系統謀劃、分步實施,協同推進美麗海灣建設。堅持治理與監管并重,常態化開展海灣巡查監管,形成分工明確、多方聯動、順暢高效的美麗海灣綜合治理與長效運維機制,2024年完成不少于2個美麗海灣建設。三是推進岸灘環境綜合整治。完善海灘垃圾清理工作機制,建立海洋垃圾長效治理機制。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統籌推進海洋垃圾綜合治理,增強海洋垃圾污染防治能力,實現岸灘、河流入海口和漁港碼頭垃圾治理常態化,探索將海洋垃圾治理工作納入城市環境衛生保潔內容,與陸上環衛無縫對接,加快構建完整的海洋垃圾源頭管控、岸邊清理、收集轉運和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常態長效治理機制,努力打造“高顏值”海洋生態環境。研究啟動“海上環衛”制度可視化系統建設,助推海洋污染治理。進一步開展“愛心海灘”認領,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愛海、護海。
二、創新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舉措,全力支持全市海洋經濟發展
一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海洋強市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把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建立陸、海統籌治理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二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綠色能源發展、海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制藥、海洋綠色養殖、海洋旅游業等方面全力支持,引領和帶動全市海洋綠色發展水平提升。三是探索海洋生態價值實現。以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基地,美麗海灣創建為抓手,有序開展沿海生態安全緩沖區、生態島試驗區和前三島零碳海島建設,促進生態系統加快恢復,惠及更多群眾。
三、積極優化營商環境,主動作為靠前服務
一是做好環評審批等服務。圍繞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緊扣“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主線,提前介入40萬噸礦石碼頭、中核田灣光伏、盛虹煉化商業儲運基地等重大項目,強化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切實解決企業實際困難,確保項目早落地、早見效。二是強化生態環境要素保障。按照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優化排污總量指標管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導縣區騰出和盤活排污指標,支持優質項目落地,對投資建設鼓勵類的海洋裝備制造、海洋電力、海洋生物制造、海洋可再生資源、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等項目,在排污總量方面優先給予支持。用好“局地會商”機制,主動服務重大項目建設,把各項惠企政策落到實處。三是提升海洋生態環境創新能力。認真落實生態環境部等8部委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創新大型養殖工船、深遠海網箱養殖、南極磷蝦加工等項目服務。落實綠色金融激勵政策,用好“環保貸”、“環保擔”,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海洋經濟發展。選取紫菜、貝類等養殖區開展碳匯監測研究,鼓勵沿海園區探索零碳產業園試點,配合相關部門探索藍碳交易、“濕地銀行”等路徑。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
2024年6月7日
聯系人:劉建茹
聯系電話:1895125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