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4252575/2021-00063 | 信息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 | 發文日期: | 2021-07-13 |
文號: | 連環函〔2021〕69號 | 主題詞: | |
信息名稱: | 對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35200號提案的答復 | ||
內容概覽: | 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35200號提案的答復 | ||
時效: | 有效 |
王麗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我市水環境整治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我市高度重視水環境整治工作,2020年全市各考核斷面均消除劣Ⅴ類,其中,6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Ⅲ類比例100%、22個省考斷面優Ⅲ類比例81.8%,15條入海河流有11條達到Ⅲ類。2021年,在全市地表水國省考斷面大幅增加到45個的情況下,45個省考斷面優Ⅲ類比例達75.6%、無劣Ⅴ類斷面,其中22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比例達72.7%。
一、建立健全治水領導體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環境整治工作,全面建立推行“河長制”、“斷面長制”、“管長制”等管水治水制度。一是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河長,21條跨縣區(市)河流(湖庫)全部由市委、市政府領導擔任河長,其中整治難度最大的大浦河、大浦副河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兼任河長。二是全市45個地表水國省考斷面全部由市委、市政府領導擔任市級“斷面長”,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親自擔任2個斷面的“斷面長”。三是在全省創新推行管長制,堅持“城鄉統籌,立足民生、綜合施策、近遠結合,問題導向、突出重點,重在機制、政策引領,落實責任、強化考核”工作原則,以實現污水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為目標,重點補齊管網不完善、收集處理效率不高、養護治理不到位、機制保障不完善等短板,加快落實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四是各市級“河長”“斷面長”定期開展巡河、四不兩直檢查、聽取斷面水質達標情況匯報等,督查沿線突出水環境問題整治,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二、制定河流水質提升整治方案。市河長辦組織編制了《2021年度全市骨干河流“消劣奔Ⅲ”整治工作方案》,推動18條河流25個國省考斷面水質改善。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聯席會議辦公室制定印發《連云港市2021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明確了水污染防治年度工作目標,部署八大類40項主要工作任務,排定5大類97個重點工程,預計總投資100.2億元;同時根據省、市首季爭優工作要求,制定印發興莊河興莊橋、薔薇河新浦二橋兩個國考斷面的定向挖潛工作方案。市污防辦先后于今年一、二季度印發《連云港市2021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首季爭優”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連云港市2021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春夏攻堅”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推動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提升。各縣區針對轄區內國考斷面實際情況,按照“一河一策”“一斷面一策”要求,分別組織編制了水質提升整治方案,全面剖析存在問題,明確整治措施并推進實施。
三、堅持源頭治理影響河流水質的污染。一是深入推進河庫“兩違三亂”專項整治。整治行動啟動以來,累計完成問題整治5400余項,縣區自行排查整治1.56萬余項,共清理違法圈圩3.68萬畝、違法建設190余萬平方米、網箱10余萬只。“兩違”整治任務在全省率先完成,“三亂”整治成為全省第一家百分之百完成整治、百分之百提請驗收、百分之百實現銷號的設區市,侵占河湖生態管控空間違法行為得到全面遏制。二是加強水美鄉村建設。集中連片治理農村河網水系,年內完成中型灌區改造3個,建設農村生態河道40條,完成農村河道疏浚土方830萬立方。有序推廣農村河道“五位一體”綜合管護模式,嚴控農村生活生產垃圾和污水廢水入河。大力推進農業高效用水和農村飲水安全,2021年新增農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20萬人。三是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整治黑臭水體13條,對近40條小支流、小水溝等疑似黑臭、水質較差或群眾反應的水體進行全面整治,整治河道95.7公里,共計投資約8.63億元。目前正在對市縣建成區黑臭水體進行進一步排查和整治,持續完善“長制久清”機制。四是提升生活污水綜合處理能力。全市累計建成投運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62座,總規模約為53萬噸/日,城鎮污水處理廠基本完成一級A提標改造,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和截污納管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城區水環境明顯改善,但隨著水污染防治標準的不斷提高,我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短板也日益凸顯,城鎮污水處理工作仍需加快推進。2021年度,全市將進一步推進管長制,計劃投入約20億元,實施4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擴建、完成鄉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200公里排水管網排查和12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等任務,實現城鎮生活污水綜合處理能力持續提升,目前上述重點工程完成率均已過半。五是持續開展專項幫扶。對2020年對不達標國省考斷面開展4輪碧水保衛戰專項幫扶、交辦390個問題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再次組織開展了3輪專項幫扶、交辦各類水環境問題477個。通過開展專項幫扶、交辦問題整改,解決了一批突出水環境問題,有力了保障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六是持續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堅持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2020年,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共下達處罰決定書396件,罰款金額5969.5637萬元。運用新環保法配套辦法查處12件,其中查封扣押4件、限產停產1件、移送拘留5件、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機關2件。今年以來,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共下達處罰決定書180件,處罰金額3365.16萬元,運用新環保法配套辦法查處案件15件。
四、不斷提升水環境監控能力水平。一是建成連云港市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臺,其中水環境綜合管理平臺從水環境監測系統、水環境質量分析系統、河流水質預測預警系統等方面,為全市水環境管理決策提供依據。二是加強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建成20個國考斷面及14個省考斷面水質自動站,實時監控國省考斷面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在上游入境斷面、縣區交界斷面安裝微型水質自動站,在49個重要支流排口安裝視頻監控。三是對全市50條重點河流(湖庫)沿線支流排口進行全面排查,所有排口實現“一張圖”呈現。
五、持續加大環保宣傳教育力度。一是注重頭雁效應,揮好生態宣教“指揮棒”。我市高度重視生態環保宣傳,市領導多次參與生態環境宣教主題活動,今年6月3日,市委書記項雪龍、市長方偉親自出席六五綠色發布暨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月啟動儀式。充分發揮報紙、電視等主流媒體的“頭雁”引領作用,講好生態環境保護故事,提升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識,今年以來,在新華社、《中國環境報》、《新華日報》、《江蘇環境》等國家、省級主流媒體發稿近40篇(條)。二是堅持輿論引領,唱響生態宣教“好聲音”。充分利用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第一時間發聲,有效引領生態宣教輿論導向。“連云港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今年以來發稿1300余條,閱讀量超過30萬人次;在市電視臺《連云港新聞》節目中開設“最美環保故事”欄目;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電視臺新聞節目中開設“污染防治在攻堅?263在行動”曝光臺,已播出20余期;聯合大學生環保社團利用課余時間對近百家社區、學校開展社區會生態環境宣教,發放海報1000余份,宣傳資料5000余份。三是突出地方特色,彈好生態宣教“眾音符”。與市委宣傳部、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總工會、婦聯、教育部門聯合組織開展“執法能手”、“最美生態環境守護者”、“綠色學校”等評選活動,讓綠色生活理念走進機關、走進社區、走進學校。繼續開展各級綠色創建,截至目前,我市共創建成功國家級綠色學校12所、省級綠色學校137所、市級綠色學校372所、市級生態文明特色校102所;省級綠色社區17家、市級綠色社區300家。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
2021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