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4252575/2019-00623 | 信息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其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市環保局 | 發文日期: | 2019-07-12 |
文號: | 連環函〔2019〕89號 | 主題詞: | |
信息名稱: | 對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8356號提案的答復 | ||
內容概覽: | 關于加強海州灣近岸海域污染治理的提案答復 | ||
時效: | 有效 |
王玉祥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海州灣近岸海域污染治理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細致研究,結合水利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協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強調要以高質量為引領,持續改善連云港的水生態、水環境,打一場治水的攻堅戰、翻身仗,真正走一條經濟快速發展、生態非常良好的路子。我市相繼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的河長制、灣長制和斷面長制領導小組,特別是通過灣長制全面推進近岸海域和入海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召開全市河長制工作會議和灣長制工作會議,多次召開重點斷面斷面長會議,明確以"控源、截污、清淤、活水、綠岸"為主要任務,力爭在三年內實現市域河流國省考斷面全部達標,主要河道徹底消滅劣Ⅴ類水,推動全市水生態得到根本性好轉。
2019年1-6月,15條入海河流中,13個斷面平均水質滿足年度考核目標要求,僅有大浦河大浦閘平均水質為劣Ⅴ類,劣Ⅴ類河流較去年減少3條。2019年春季,我市近岸海域水質狀況與2018年春季相比明顯好轉,6個"十三五"水質監測點位優良海水(一、二類)比例為100%,較2018年春季增加50個百分點。
下一步,我市將以灣長制為抓手,圍繞保障生態安全、保護資源、防治污染、治理環境、修復生態等重點領域,以更有效的制度、更健全的機制、更扎實的舉措,統籌海域使用、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治理,切實改善海州灣近岸海域生態環境。
一是深入實施灣長制,建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新機制。自2017年我市獲批國家首批灣長制試點城市以來,我市成立連云港市灣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擔任政委和灣長,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灣長體系,共成立各級灣長辦公室19個,任命各級灣長130名;編制出臺《灣長制工作考核辦法》《灣長制工作灣長履職辦法》《灣長制工作督查辦法》等相關配套制度,壓緊壓實各級灣長責任。市政府出臺了"2018年度灣長制重點工作任務清單",以海洋綜合管控、陸海污染防控、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等六大類38項任務為抓手,系統推進海州灣海洋綜合治理。各成員單位、各縣區強化組織落實,合力推動,重點任務完成率達到95%以上。通過報刊、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大力宣傳灣長制工作,在沿岸旅游景點及重點區域設置灣長公示牌73塊,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到灣長制工作中來。下一步,我市將優化完善分工明確、層次明晰、統籌協作的灣長制工作機制,完善考核辦法和指標體系,強化灣長制工作督查機制,對照《2019年度海州灣灣長制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督查各縣區、各成員單位工作開展情況,深入現場,直擊問題,推動灣長制工作全面落實。對因灣長制工作推進不力造成重大生態環境損壞或負面輿論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二是堅持陸海統籌,大力實施入海河流整治。去年以來,全市投入各類治河資金20多億元,有效改善了我市入海河流水質,今年1-3月份我市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改善幅度位列全國第十。但大浦河、朱稽河、薔薇河等重點入海河流水質達標形勢依然嚴峻,目前還有3條不達標。下一步,我市將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治河治海有效銜接,加大入海河流整治力度,確保15條入海河流水質優良比例大于26.6%,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根據已制定的重點入海河流水環境治理行動方案,借鑒大浦河整治攻堅經驗,強化專項推進,專項治理。督促縣區按照整治要求、任務清單、時間節點,打好入海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專項督查,巡回督查,每周一通報,兩周一會辦,每月一總結,切實提升整治工作速度,力爭盡快取得實效。推廣通榆河水質達標治理經驗,完善"一河一策"方案,建立閘壩統一調度機制,嚴管污染物排放,倒逼源頭治理。督促落實截污納管、雨污分流等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設,逐步杜絕污水直排入海。加快推進市域范圍內1473項重點"兩違"任務整改銷號,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務。督促開展新沭河等入??跒┟骛B殖清理,堅決防止違章種植養殖反彈回潮。督促縣區快速推進鎮級污水處理廠高效運行以及村莊分布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切實提升鎮村水污染治理能力。引導鼓勵農民科學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減少農業生產和村民生活污水排放。
三是構建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推進沂沭泗流域跨省治理。2018年我市與宿遷、淮安市政府簽訂了《流域橫向生態保護合作及跨界水環境區域補償協議》,對水資源保護及重要跨界水體,實施協同保護,聯防聯治。將薔薇河小吳場、新沂河北泓姜莊水漫橋、鹽河袁閘、南六塘河肖大橋、沂南河大六湖、柴米河東山大橋斷面,作為上游來水的出境考核斷面,同時作為我市與宿遷市、淮安市水環境區域補償斷面,共同實施跨界水環境區域雙向補償。與山東省臨沂市、淮委沭河水利管理局開展蘇魯兩地邊界河流聯合執法座談討論會,主動與臨沂市對接石梁河水庫上游石門頭河、朱范河跨區域污染防治工作,東??h與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建立石梁河水庫上游污染源綜合整治和聯合執法機制。下一步,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和省際聯席會議精神,按《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省際合作總體實施方案》要求,推進沂沭泗流域跨省污染防治機制,積極參與推進實施沂沭泗河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推進實施環境監管聯動,密切蘇魯豫皖邊界地區市縣聯動聯絡關系,做好跨區域環境風險防范和應對工作。深化跨省環境聯合執法,健全完善魯蘇豫皖邊界縣市跨界污染糾紛協調處理機制、環境監測設備及應急資源共享機制等,加強區域跨界河流污染綜合整治,治理我市境外入海污染源,改變我市既是洪水走廊,也是污水走廊的現狀。
四是鼓勵實施深海排放,有效緩解近岸海域污染壓力。新沂河雖系徐州市區及宿遷市區尾水導流通道,但隨著近來年上游治理力度的加大,下游新沂河(北泓)姜莊水漫橋斷面水質也有明顯改善。監測數據表明,新沂河(北泓)水質已從2016年的劣Ⅴ類(化學需氧量51.4mg/L、氨氮2.2mg/L、總磷0.4 mg/L)提升到2018年的Ⅳ類(化學需氧量21.9mg/L、氨氮0.6mg/L、總磷0.2mg/L),2019年1-5月平均水質為Ⅲ類,水質改善顯著。新沂河(南泓)張莊斷面平均水質為Ⅲ類,2019年1-4月份水質達到了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但因灌云化工園區尾水經新沂河排入灌河口海域,若該化工園區恢復生產,對新沂河及灌河口鄰近海域水質影響不容忽視。下一步,我市將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鼓勵通過實施達標尾水深海排放工程,減少化工園區尾水對近岸海域水質影響。
海洋是實現我市"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最大優勢、最大潛力和最大空間。下一步,我局將積極與市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共同做好海州灣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工作。
在此,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我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也希望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
2019年7月12日
聯系人:市生態環境局海洋處王麗杰
聯系電話:0518-855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