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4252575/2019-00652 | 信息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其他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市環保局 | 發文日期: | 2010-06-07 |
文號: | 無號 | 主題詞: | |
信息名稱: | 2009年環境狀況公報 | ||
內容概覽: | 2009年環境狀況公報 | ||
時效: | 有效 |
2009年環境狀況公報
綜 述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環保廳的精心指導下,全市環保系統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環保優先方針,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突出抓好水源保護、污染減排等中心工作,各項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得到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地表水環境得到改善;空氣質量總體較好,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1.8%;聲環境質量優于國家標準;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了1.57%和15.93%,兩項指標全部完成年度減排任務;小康社會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到86.3,公眾環境滿意率達到86.31%。
一、水環境
(一)廢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
全市廢水排放總量為13444.94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3096.64萬噸,生活廢水排放量為10348.30萬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33756.09噸,其中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3247.18噸,生活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30508.91噸。氨氮排放總量為3872.51噸,其中工業氨氮排放量為377.80噸,生活氨氮排放量為3494.71噸。工業石油類排放量為0.59噸,工業揮發酚排放量為0.20噸。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8.16%。
國家環保部和省環保廳下達的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為1.5%,實際完成削減率為1.57%,順利完成減排目標。
(二)水環境質量
1、飲用水源
市區飲用水源薔薇河海州水廠、茅口水廠取水口的水質達標率為100%,贛榆縣、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2、河流水質
市區列入國家城考的河流為薔薇河、西鹽大浦河、排淡河,三條河流的高錳酸鹽指數、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PH等五項指標年平均值均達到相應功能區標準。
市區非城考河流燒香河、玉帶河、龍尾河的水質,除糞大腸菌群全部超Ⅴ類外,其它各項水質指標均達到相應功能類別標準,污染程度較2008年有所減輕,綜合污染指數為2.17,較2008年下降了0.42。
四縣縣城河流除贛榆青口河下游壩頭橋河段水質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年均值不能滿足Ⅳ類水標準要求外,其余縣城河流均滿足相應功能類別要求。
2009年青口河、鹽河總體水質好轉,東門五圖河和石安河水質有所下降。
四縣農村地表水、鄉鎮級以上河流和行政村河流水質總體處于良好狀態,農村地表水綜合達標率為88.5%,高于蘇北地區綜合達標率目標值(67%)。
3、水庫及地下水
全市主要湖庫西雙湖水庫、安峰水庫水質指標年均值能滿足相應Ⅱ類、Ⅲ類水質功能類別要求,除總磷、總氮外,石梁河水庫、塔山水庫湖庫水質其他指標均滿足相應Ⅲ類、Ⅱ類功能類別要求。2009年西雙湖水庫、塔山水庫、安峰水庫處于中營養化狀態,富營養化程度較上年有所降低;張谷水庫處于中度富營養化狀態;石梁河水庫呈中富營養化狀態,富營養化程度較上年有所降低,其中石梁河水庫西部污染比東部重,北部污染比南部重。
2009年我市地下水環境質量較好,各項水質指標均能夠滿足相應功能要求。
4、海洋環境
我市近岸海域10個功能區14個水質測點中,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化學需氧量、石油類四項水質考核指標均達到相應功能區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
二、空氣環境
(一)廢氣和主要污染物排放
全市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為370.05億標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32200.29噸,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7237.29噸,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963噸。煙塵排放總量為7505.16噸,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為6931.16噸,生活煙塵排放量為574噸。工業粉塵排放量為901.62噸。
國家環保部和省環保廳下達的二氧化硫減排任務為2%,實際完成削減率為15.93%,超額完成減排目標。
(二)空氣質量
市區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均值為0.039毫克/標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為0.020毫克/標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為0.091毫克/標立方米,均達到了國家環境空氣質量年均值二級標準。市區空氣綜合污染指數自2007年起持續好轉,2008年較2007年下降了12%。
2009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為優良的天數共335天,優良天數占全年總天數的91.8%,與 2008年持平。受秸稈焚燒影響,全年僅出現一次中度污染現象,沒有出現重度污染現象。
市區環境空氣中降塵年均濃度值為3.44噸/平方公里·月,符合國家推薦的北方城市標準;硫酸鹽化速率年均濃度值為0.27毫克SO3/100平方厘米堿片·日,超過國家推薦標準。
2009年贛榆縣、東海縣、灌云縣、灌南縣四縣城區環境空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總懸浮顆粒物年均濃度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的二級標準,環境空氣中降塵的年均值均符合國家推薦的北方城市標準。
(三)降水
市區酸雨年出現頻率為8.45%,較2008年下降了19.2%。東海縣出現1次酸雨,酸雨頻率為2.63%,其余三縣均未出現酸雨。
三、聲環境
(一)區域環境噪聲
2009年市區和四縣縣城的區域環境噪聲年均值均符合國家城考環境噪聲低于60分貝標準要求。其中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年均值為53.7分貝,較2008年下降0.1分貝;四縣縣城的區域環境噪聲,以灌云縣最低,為51.5分貝,贛榆縣54.5分貝、東海縣54.6分貝、灌南縣54.0分貝。
2009年市區及四縣各功能區噪聲晝間、夜間平均等效聲級年均值均符合國家標準。
(二)交通噪聲
2009年市區和四縣縣城的交通噪聲年均值均符合國家標準晝間四類區標準,其中市區34條主要道路的交通噪聲年均值為67.2分貝,比去年減少0.1分貝;四縣縣城的交通噪聲,以灌云縣縣城最低,為61.9分貝,東海縣縣城最高,為66.4分貝、灌南縣為64.9分貝,贛榆縣為66.1分貝,除灌南縣交通噪聲降低外,其余三縣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四、生態環境
(一)生態環境狀況
我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為64.8,生態環境狀況良好,植被覆蓋度較高,生物多樣性較豐富,近年來生態環境狀況無明顯變化。
(二)生物學指標
我市飲用水源地薔薇河水質生物學指標總體良好,底棲動物種類較豐富,種群分布較均勻,水質均在輕污染至重污染之間。
近岸海域海水生物學指標總體較好,浮游生物物種豐富度高,個體分布均勻,水質評價為清潔-輕污染;底棲動物物種較低,水質評價為中污染狀態,臨洪河口為重污染,主要原因為有機污染較重;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水產品的生物質量均能達到《海洋生物質量標準》(GB 18421-2001)二類標準的要求。
大氣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良好,城市環境空氣指示植物葉片中硫、氟的含量總體處于清潔-輕污染狀態;城市環境空氣中細菌、馬丁霉菌含量這兩項生物學評價總體處于清潔水平。
五、輻射環境
全市共有應用放射性同位素單位19家,在用密封放射源總數242枚,總活度約2.3×1014Bq,有224臺(套)II類、III類射線裝置分布在118家輻射工作單位,全市共有持輻射安全許可證單位135家。2009年,生產廠家回收放射源1枚,全市未發生放射源失控事件。經監測,全市空氣中γ劑量率均在本底范圍內。
全市廣播電視發射設備有40臺,總功率76.8千瓦;豁免水平以上通訊基站2826個;110kV以上高壓變電所61座,110kV以上電壓等級高壓輸電線路2339公里。經監督監測,未發現有超過國家標準的設施。
六、工業固體廢物
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214.08萬噸,其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0.28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為228.20萬噸,其中利用當年量為194.39萬噸,綜合利用率為92.06%;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為0.24萬噸,其中危險廢物處置量為0.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