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4252575/2014-00039 | 信息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 |
發布機構: | 市環保局 | 發文日期: | 2014-01-09 |
文號: | 無號 | 主題詞: | |
信息名稱: | 2013年連云港市環保工作情況匯報 | ||
內容概覽: | 連云港市環保工作情況匯報市環保局(2013年12月)今年以來,在省環保廳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主線,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狠抓生態環境改善,全力服務跨越發展,推動全市環保工作取得新進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一、今年工作進展情況1、全力推進生態創建工作。年初召開全市大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意見》。 | ||
時效: | 有效 |
連云港市環保工作情況匯報
市環保局
(2013年12月)
今年以來,在省環保廳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主線,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狠抓生態環境改善,全力服務跨越發展,推動全市環保工作取得新進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今年工作進展情況
1、全力推進生態創建工作。年初召開全市大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意見》。完成生態市建設規劃修編,市人大審議后即將頒布實施。加快推進生態鄉鎮建設,全市建成22個鄉鎮、街道污水處理廠,鄉鎮垃圾中轉站已基本實現全覆蓋。贛榆、東海兩縣生態創建通過省廳技術評估,青口鎮、溫泉鎮、海頭鎮等5個鄉鎮建成國家級生態鎮, 16個生態鄉鎮通過國家級核查待命名,建成省級生態鄉鎮44個,省級生態村33個,省級生態鄉鎮覆蓋率達60%,市級生態鄉鎮覆蓋率達80%以上,建成了一大批綠色學校和綠色社區,為整體推進國家級生態市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2、全力加快污染減排工程。今年我市共安排41個工業、生活類減排項目和101個農業減排項目。到目前為止,工業生活類減排項目完成32項,農業減排項目完成80%,老舊機動車淘汰任務超額完成。根據減排進度情況,我市又安排13個減排應急項目,目前均已落實,預計可以完成全年減排任務。
3、全力抓好秸稈綜禁工作。一是組織召開全市夏、秋秸稈禁燒會議,全面安排部署秸稈綜禁工作;市級安排1050萬元專項資金,拓展利用渠道,加快收儲體系建設。二是全市成立了市、縣、鄉、村4級秸稈綜禁網絡,不斷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三是市委、市政府成立了7個督查組和7個巡查組,對各縣區進行包片督查。夏季秸稈禁燒成效歷史最佳,獲得蘇北第一、全省先進。秋季再次實現秸稈焚燒零火點。
4、全力服務重點工程項目。積極做好煉化一體化項目的服務保障,協調推進騰航、益海等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截至目前,市級共審批225個建設項目,通過三同時驗收34個項目,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100%,總投資額度超過600億,并依法否決12個重污染項目。
5、全力做好飲用水源保護。一是薔薇河上下游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全天候嚴密監測水質,定期對自來水廠出廠水進行采樣監測。二是對重點涉氟企業開展督查,督促沿線鄉鎮完善相關配套廢水處理設施。三是積極推進薔薇湖生態凈化暨應急備用水源工程以及取水口上移工程。
6、全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加大化工園區整治力度,重點推進兩灌化工園區環境治理,對存在問題的企業嚴查重處,責令限期整改到位;加快推進河流整治,對龍尾河、西鹽河等市區主要河流清淤疏浚;整治餐飲污染企業120余家,拆除燃煤小鍋爐240余臺;實施危險廢物管理規范化整治,投運鈴木組和賽科危險廢物焚燒處置項目;關停一批重污染企業,立案查處34家污染企業,及時處理2000余起環境信訪。
二、當前存在主要問題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集中供熱、污水處理等環保工程歷史欠賬較多,基礎較為薄弱,不能滿足環境管理要求。
二是污染減排壓力較大。我市排污總量基數較小,既要保障經濟建設快速推進,又要完成污染減排任務,壓力逐年增大。
三是環境糾紛化解較難。化工園區污染、市區河流黑臭等環境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整治到位,已成為群眾投訴的焦點、媒體關注的熱點和社會管理的難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4年,全市環保工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建設美麗連云港,生態海濱城為目標,圍繞一條主線,秉承三大理念,打造五個環保。即: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這條主線,秉承服務為先、民生為本、監管為重三大理念,全力打造生態環保、民生環保、服務環保、創新環保和能力環保。
1、注重重點突破,著力打造生態環保。一是加快推進污染減排。加快推進鄉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工程,推進電廠、鋼鐵企業脫硫減排項目建設。二是加快化工園區環境污染整治。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工作。三是全面推進生態創建。夯實生態鄉鎮創建基礎,完成15個國家級、22個省級生態鄉鎮創建目標,力爭東海、贛榆兩縣建成國家級生態縣,連云、新浦兩區建成省級生態區。
2、注重以人為本,著力打造民生環保。落實最嚴格的飲用水源保護措施,加強城區水環境整治,確保主要污染物指標下降5%;狠抓大氣污染防治,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方案,統籌推進工業廢氣、揚塵、餐飲油煙等治理工作。在全面禁燒的基礎上,重點推廣秸稈全量化還田,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率上升5%;及時解決涉及民生的環境信訪問題,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3、注重沿海開發,著力打造服務環保。繼續推進重點項目審批服務,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全力打造環保服務直通車。積極推進產業園區、工業集中區等園區跟蹤評價,合理優化產業結構布局,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4、注重探索提高,著力打造創新環保。一是創新環保咨詢借智機制。建立健全環保專家庫,充分發揮參謀助手和嚴格把關作用。二是創新環保考核機制。進一步整合環保職能,逐步形成職責清晰,考核有力、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創新環保監管機制。繼續探索市、縣、鄉、村四級監管模式,不斷提升環境監管整體水平。
5、注重規范執法,著力打造能力環保。全面推進環境監測、監察、輻射等標準化建設;逐步完善水、氣、危險化學品、核與輻射等環境安全預案,積極開展環境應急演習;繼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完善環境執法聯席會議制度,聯合公、檢、法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認真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嚴格落實三行一改的具體要求,加強干部職工的行政效能和黨風廉政建設。
四、相關工作建議
1、關于重大項目審批支持問題。懇請省廳繼續對我市石化、鋼鐵冶煉、江蘇騰航和益海鹽化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的環評審批方面予以支持;徐圩新區作為江蘇沿海開發新的增長極,懇請省廳在審批環節總量平衡方面予以關注;對審批權限在環保部的項目,懇請省廳協助我市加強與環保部溝通、協調。
2、關于資金扶持問題。為解決長期以來市區薔薇河飲用水源汛期受上游污染問題,今年我市實施了薔薇湖生態凈化暨應急備用水源工程,由于工程量較大,投資較多,懇請省廳在中央和省級環保資金上對我市予以支持。另外,也懇請省廳繼續對我市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環境應急、輻射、監測、監察等環保能力建設方面予以資金上的扶持。
3、關于調整區域考核斷面問題。建議省廳將我市通榆河區域補償考核斷面中的排淡河大板跳閘斷面調整為通榆河沭南閘。由于排淡河處于通榆河支流末端,不在《通榆河水污染防治規劃(2010-2015)》范圍之內,且正常情況下無徑流入海。而沭南閘是國家淮河流域十二五規劃中通榆河北段控制斷面,且位于通榆河干流,其水質直接反映著通榆河北段水質狀況,更具有考核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