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4252575/2020-00067 | 信息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 | 發文日期: | 2020-06-24 |
文號: | 連環函〔2020〕79號 | 主題詞: | |
信息名稱: | 對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34310號提案的答復 | ||
內容概覽: | 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提案 | ||
時效: | 有效 |
陳迅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空氣質量完成情況
2019年1-2月份,受嚴重不利氣象條件和外源污染輸入、內源污染累積等因素影響,我市空氣質量出現反彈。但是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全年PM2.5濃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達到了省考核要求。2019年,我市PM2.5濃度實現了自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PM2.5濃度的“六連降”。2019年10月-2020年3月期間,我市PM2.5濃度48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2天,兩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秋冬季大氣攻堅目標。
截止2020年5月31日,全市PM2.5濃度4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4%;空氣優良率82.2%,同比提高18.0個百分點,優良天數改善幅度全省第1。
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探索科學精準治污
2019年以來,我市每年印發大氣污防防治年度工作計劃,明確針對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污染管控要求,并建立起環境質量和重點治污項目的月調度、推進制度。此外,結合我市大氣環境管理實際,修訂《連云港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1012家工業企業,262家施工工地被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清單,有側重地開展治理、管控,進一步提升工作科學性、針對性。為補充國、省控監測點位監測能力,在市區50個鎮街安裝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為全省首個實現鎮街全覆蓋的設區市。在全市各鄉鎮建成459個高空高清視頻監控,實現全市24小時視頻監控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空氣質量“點位長”制度,出臺《連云港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點位長履職辦法》《連云港市鄉鎮/街道空氣質量排名及考核辦法(試行)》《連云港市鎮街級點位長履職評定辦法(試行)》,定期發布各縣區、鎮街大氣環境質量及排名,壓實縣區、鄉街大氣污染防治屬地職責。生態環境、氣象部門在每日會商空氣質量的基礎上,發布大氣環境質量的重點管控區域和管控對象,指導各地、各部門精準管控。開展“降塵治車”、“提質溯源”、“溯源增優”、“江河碧空”等藍天保衛行動,開展“港城藍”專項幫扶行動,對海州區、連云區等8個縣區開展駐點幫扶,共交辦突出大氣環境問題529個。強化媒體曝光力度,在《連云港新聞》等市級主流媒體曝光大氣環境問題86起,為縣區提供走航監測報告12份。
(二)強化燃煤污染治理
2019年全面完成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取締和3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提標改造工作。此外,印發《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調整市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通告》(連政辦〔2019〕80號),進一步擴大禁燃區面積,推進我市能源結構優化調整。要求各地全面依法取締禁燃區內散煤銷售,對于督查檢查中發現的散煤銷售點,立即交辦處理。繼續將“無煤區”建設列入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在開展餐飲油煙專項整治時,將“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作為整治事項之一進行推進。
(三)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減排
常規污染物減排方面,逐年排定火電、鋼鐵、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治理項目,明確年度減排工作措施及時間節點每月調度推進。2家燃煤電廠、4家鋼鐵企業已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改造;臺玻完成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350毫克/立方米改造;排查整治各類工業爐窯117臺。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方面,為有效解決PM2.5和臭氧污染問題,根據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工作部署,將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全力推進。兩灌200余家化工企業開展停產整治,其余正常生產化工企業每年完成1-2輪泄露檢測與修復工作,296家企業完成清潔原料替代工作,東方集裝箱“油改水”等一批VOCs減排量大的項目均已完成;95家企業已經安裝VOCs在線監控設備,化工園區廢氣在線監控系統均已建成。其他污染物減排方面,為徹底解決“散亂污”企業污染問題,我市建立工作機制、開展摸底排查、分類清理整頓,明確“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務、工作范圍和工作要求。共排查出符合要求的“散亂污”企業473家,已經全部建立管理臺賬。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則實施整治,關閉取締類425家、整合搬遷類1家、升級改造類47家。2019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分別減排3933噸、4312噸、2800噸,較2018年分別削減10.2%、11.6%、3.3%,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
(四)持續強化機動車船污染管控
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我市出臺老舊車淘汰獎補資金,2019年以來共淘汰國III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2601輛。優化重要干道交通通行,相繼發布《關于高新區部分道路限行的通告》《關于對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道路禁行的通告》《關于對連云區部分道路禁行的通告》等,進一步擴大城區貨車限行區域,提升道路安全暢通程度。持續提升燃油品質,全面供應國VI標準的汽柴油,嚴厲打擊黑加油站;嚴管機動車尾氣,成為全省第二家實現汽車檢測與維修(I/M制度)閉環管理的城市,維修尾氣不合格車輛9628輛,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機動車尾氣假修行為;對5家機動車環檢機構不規范檢測行為進行立案查處;聯合公安開展路檢路查138輛次,入戶檢查50輛次,對35輛超標車主下達了限期整改告知書。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印發《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在市區部分區域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通告》,明確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域和禁用標準,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摸排編碼,累計完成10448輛。加強船舶尾氣污染管控,要求船舶在停靠期間使用硫含量≤5000 mg/kg的燃油,并優先使用岸電,強化能力建設,完成10套固定式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設備建設,進一步提升機動車尾氣環保監管能力;全市連云港港及內河碼頭也基本實現岸電全覆蓋。
(五)持續鞏固揚塵管理水平
為進一步降低降塵量,印發《連云港市降塵污染防治行動方案》、《連云港市嚴格揚塵治理十項規定》等文件,住建、生態環境、城管、交通、公安多部門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港口集團建成防風抑塵網6600米,有效控制港區揚塵。推進新型環保車輛更新換代,要求所有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必須做到密閉覆蓋運輸。目前,市區共有渣土運輸企業21家,新型智能環保車輛283臺。安排執法人員對出土工地出入口、出土路線進行巡查,及時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同時,繼續推進全市建筑工地揚塵管控“大數據分析”報警系統以及“智慧工地”建設。對241家建筑工地和65家混凝土企業進行巡查十多輪次,共出動行政執法人員1860人次,下發整改通知單726份,對揚塵管控不到位的139家開發建設主體實施行政處罰,共處罰款460萬元,停工183家次,上信用中國平臺記不良信用行為企業5家。對責任主體單位集中約談8次,單位約談5次,揚塵辦對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614人次。印發檢查通報6期,已有60個建筑工地安裝在線視頻監控。同時以電視問政、媒體曝光等宣傳平臺為抓手,開辟揚塵防控專欄,通報違法事實,增強政策知曉度。
(六)加強其他面源污染治理
近年來我市持續組織開展油品儲運銷環節VOCs治理力度,全市206家加油站、72輛油罐車、3個油庫均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商務、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持續開展黑加油站點清理工作。開展汽修行業污染專項整治,完成治理項目110個;開展餐飲油煙污染整治,整治4404家餐飲單位,10家餐飲單位試點安裝油煙在線監控設備。對全市320家干洗店VOCs排放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加大稻麥兩季禁燒巡查力度,每年印發《夏秋季節秸稈禁燒市級督查巡查工作方案》,通過視頻監控、路面巡查、無人機巡查、衛星遙感等督查方式對火點進行管控,實施全天候、全區域秸稈禁燒模式,并將田間地頭雜草、落葉納入秸稈禁燒巡查管控范圍,一經發現冒煙現象,立即處理。近年來我市未出現因秸稈焚燒導致的污染天。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我們將充分吸取2019年的教訓,奮起直追,確保高水平完成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攻堅目標、確保高水平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壓實治氣責任。堅決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部署,高質量完成攻堅戰任務。加快推進三縣空氣質量站點布設和市區空氣質量站點升級,進一步完善全市縣、鄉兩級“點位長”制度,結合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降塵監測點位的全覆蓋,建立東海、灌云、灌南三縣的縣、鄉兩級“點位長”制度,建成具有連云港特色的網格化精準治氣體系,通過定期排名、通報、約談等方式,督促點位長有效履職。充分利用好污染防治指揮部平臺,用好交辦單、督查令、總指揮長督查令“三道令牌”,壓實屬地大氣治理責任。充分發揮好新聞媒體、資金引導、豁免政策等手段作用,探索突出大氣環境問題排查、解決機制,推動問題有效解決,確保管控措施“有人管”,出了問題“可追查”。
二是強力推進治污,全力奮戰2020。以“PM2.5濃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率提升至78%”為核心目標,嚴格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2020年工作計劃,確保按時高質完成378項重點治氣項目。全面推進工業爐窯整治,確保《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要求落實到位。結合生態環境部臭氧管控幫扶,對重點地區開展VOCs常態化走航監測、顆粒物雷達掃描等,持續排查異常污染源,提升工作精準度,深入開展VOCs專項整治,嚴查污染治理設施水平低下、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行為,力爭年內臭氧污染天比2019年減少5天以上。有效推進城鄉面源管控,強化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完成218個建筑工地揚塵治理提升項目,全面清理禁燃區內燃煤銷售、使用,嚴格管控港口散貨裝卸、堆場、道路等揚塵污染。健全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體系,開展柴油貨車污染專項整治,全面排查整治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
三是強化督查指導,有效推進整改。通過采取聯合執法、夜查暗查、突擊檢查等手段,持續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及時發現問題,跟蹤整改到位。對檢查中發現存在違法違規現象的企業,依法處罰,并在環保信用等級評定、各類資金補助等方面采取懲戒措施。加強對企業服務指導,積極幫助解決復工復產以及污染防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繼續實施差別化管控,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納入豁免清單,樹立標桿,鞭策落后。對多次交辦但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突出大氣環境問題,抄報紀檢監察部門,嚴肅開展追責問責。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
2020年6月24日
聯 系 人:李秋潼
聯系電話:15251216868
抄 送:市政府辦、市政協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