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14252575/2021-00067 | 信息分類: | 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
發布機構: | 市生態環境局 | 發文日期: | 2021-07-16 |
文號: | 連環函〔2021〕73號 | 主題詞: | |
信息名稱: | 對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35071號提案的答復 | ||
內容概覽: | 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35071號提案的答復 | ||
時效: | 有效 |
陳正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利用大數據監管平臺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環保監測及污染治理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空氣質量情況
2020年1月1日-6月30日,全市PM2.5濃度3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PM2.5濃度有4個月達歷史最優水平;空氣優良率79.0%,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臭氧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濃度為1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絕對值和改善幅度均排名省內第一。
二、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部署推進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制定《連云港市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明確了我市移動源治理工作要求,下達了各縣區柴油車路檢路查、入戶檢查、工程機械監督抽測等方面工作任務。印發《連云港市2021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首季爭優”大氣挖潛工作方案》《連云港市大氣污染防治“春夏攻堅”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各縣區需進一步強化聯合執法頻次,加快研究制定市區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禁限行方案,嚴厲打擊柴油貨車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充分利用遙測數據等打擊冒黑煙車輛,深挖機動車船減排潛力,全面清理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域的冒黑煙機械、國一及以下機械,切實落實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公安部門處罰、交通部門維修的機動車尾氣監管管理要求。
(二)環檢機構監督管理情況
1.創新監管方式。目前全市39家機動車尾氣檢驗機構,相關數據、視頻均已接入省監管平臺。今年以來,我市借助遙感監測數據和分析報告,篩選出市內牌照且為近3個月剛年檢過的超標車輛461輛,涉及疑似弄虛作假的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26家。根據遙感監測數據線索,我局先后開展“首季爭優”“春夏攻堅”機動車環檢機構專項檢查工作,同時,我局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開展聯合執法,對全市環檢機構進行雙隨機抽檢。截至目前,已對9家環檢機構的14起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處罰,在全市環檢機構中形成了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高壓態勢,產生了一定震懾作用。
2.提升執法能力建設。為提升我市移動源監管執法能力,強化源頭監管,減少本地超標車輛大氣污染物排放,3月26日我局邀請專家對我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開展移動源監管執法檢查培訓工作。講解了現場執法要點、檢測報告和過程數據、機動車排放檢驗相關技術規范和常見違法違規行為,并進行了現場實操演練,切實提升我市機動車環檢機構執法檢查水平。
3.規范檢驗檢測工作。5月27日,市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公安局、和交通運輸局四部門聯合召開了機動車檢驗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動員會,會議上印發了《機動車檢驗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方案》。6月4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了全市移動源排放檢驗機構環保大會,解讀《江蘇省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環保信用監管暫行辦法》,通報檢查存在問題和查處情況,全市機構負責人簽署承諾書,源頭規范機動車檢驗檢測工作。
(三)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相關工作情況
1.強化處罰力度。今年以來我市聯合公安、交通、生態環境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路檢路查、入戶檢查,圍繞重點路段、重點區域加大檢查力度,排定工作計劃。截至6月30日,全市共開展路檢路查1139輛次,入戶檢查461輛次,對70輛超標車輛進行處罰。春夏攻堅以來,贛榆區調整過境228國道部分路段紅路燈時間,減少車輛怠速,聯合區生態環境局、交通局、公安局在228國道與204國道交叉口、242省道與204國道交叉口以東處,設置卡口標識,開展24小時不間斷執法,發現違法行為依法查處。
2.加快車輛淘汰更新。鼓勵淘汰老舊車,市財政局、公安局、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關于發放連云港市區老舊汽車提前淘汰獎補資金的通告》,對于2020年12月31日之前提前淘汰的老舊汽車發放獎補資金,共淘汰報廢老舊機動車5931輛,對符合補貼條件的車輛共獎補51萬元。此外,將港作流動設備尾氣排放提升改造及更新,國三營運重型柴油車淘汰納入生態文明資金項目庫,給予180萬補助資金。會同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運管部門逐車與車主進行溝通,登記車輛淘汰更新信息,2021年1-6月份累計淘汰1266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營運柴油貨車。
(四)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繼2019年印發《連云港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方案》后,全市培訓非道路移動機械車主/企業40余場,發放宣傳彩頁1萬份,截至目前,全市通過國家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平臺錄入11299輛機械。我市印發了《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在市區部分區域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通告》,明確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定義,并擴大的禁用范圍。
在國控監測點位周邊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整治,市區各建筑施工工地簽訂了《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承諾》,做到使用環保達標的機械,禁止高排放機械入場;印發《連云港港主港區非道路移動機械和柴油貨車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實現港區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測全覆蓋,全市累計抽測843臺,督促企業整改尾氣排放超標機械。4月份,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港區非道路移動機械整治“回頭看”,抽檢63輛,其中2輛不合格,已限期整改。
(五)車輛排放監管情況
1.摸索重型柴油車遠程在線監控。要求各相關縣區對具備車載診斷OBD系統并能夠讀取發動機相關數據的重型柴油車,試點安裝遠程在線監控,已完成250輛試點車輛安裝工作。
2.車輛年檢工作。強化車輛年檢工作,公安部門強化路面檢查力度,對于未年審車輛進行處罰。對于3年未年審車輛,系統內自動鎖死并執行強制報廢。
(六)嚴格執行I/M制度
我市在省內率先實施I/M制度平臺管理系統雙閉環管理,從源頭做好尾氣超標車輛的管理,不斷提高汽車尾氣排放管理能力。在建立并執行檢測與維護(I/M)制度的基礎上,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會同交通、公安等部門積極溝通,試點完善了超標排放汽車檢測與維護管理系統,規范了環保檢測超標車輛的治理流程,使超標車輛得到真實有效的治理,從根本上減少尾氣污染物的排放。共建成M站28家,今年累計治理尾氣超標車輛1413臺次。
(七)港區移動源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5月初,市生態環境局前往港口集團進行環保專題調研,針對柴油貨車集中通行導致氮氧化物濃度異常的問題,要求港區主動疏導進出港車輛提前分流;目前已對新蘇港、東方公司馬腰作業區出港到本市以外地區的車輛及東方公司墟溝東作業區以西的出港到河南、山西等地區的車輛,改走南疏港高速,經宿城檢查站出港。此外,引導疏港車輛白天通行,減少夜間柴油貨車通行產生的氮氧化物排放。今年以來,港口集團已淘汰81臺老舊非道路移動機械。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根據您的意見建議,結合我市工作實際,下一步將著重開展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聯合執法力度。加強與交通、公安部門日常聯動,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查超標車輛,加大尾氣超標排放責任人的處罰力度,對存在違法行為的環檢機構持續形成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高壓態勢。強化機動車排污遙感監測、黑煙車抓拍等技術手段的應用,穩步推進檢測數據與執法工作的有機結合,試點黑煙車抓拍點,設立“黑煙車”舉報熱線和微信平臺,充分發動群眾,擴大群眾監督權和參與度。
二是持續推進落實I/M制度。針對高排放柴油車、大貨車、渣土車進行重點檢測;推進車輛定期監測和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的落實,進一步推動實施能夠真實反映車輛在實際行駛條件下的尾氣排放水平的監管技術方法。加強對車輛維修治理企業的監督檢查,防止在車輛維修、護理過程中的弄虛作假意圖蒙混過關,建立機動車排氣檢驗、維修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資源信息共享。
三是繼續加強移動源監管體系和執法能力建設。增加移動源監管專職人員,將柴油車路檢路查、入戶抽查,非道路施工機械檢查常態化監管。繼續完善我市智能交通體系,聯合公安、交通部門建立市級監管機制,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監控高排放車輛實時排放值及行駛區域路線,對全市尾氣排放污染情況進行監測監管和預判,降低機動車污染排放量。
四是繼續加強理論和現場指導。不定時聘請省內專家來連開展現場指導,提高機構從業人員業務能力,更好地適應環保檢測領域的新形勢、新變化,確保整個行業得以健康轉型和高質發展。
五是探索OBD車輛遠程在線監測管理規范。在試點安裝OBD遠程在線監測設備基礎上,學習杭州等國內試點成功城市管理經驗,不斷探索、完善適合本地化管理制度,為下一步全面推廣OBD車輛遠程在線監測安裝工作打下基礎。
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
2021年7月16日